八个关键词,展望2023中国经济
作者:河南省豫商联合会 时间:2023-01-09 阅读量:673 来源:河南省豫商联合会
转眼之间,“不确定性”的2022年即将成为历史,我们又将迎来崭新的一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如何备受社会各方关注。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市场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进行展望。分析人士认为,在各项政策等因素推动下,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经济减速的大环境下逆势走强。

关键词一:GDP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预判】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预计2023年全年GDP增速为5.5%左右,基本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2023年GDP增速将在5.0%到6.0%之间,较今年3.0%左右的增长水平明显反弹,从而有望在全球经济减速背景下逆势走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从趋势上看,疫情仍然会对今年底和明年初的经济形成一定扰动,但经济运行趋势是向上的,明年二季度经济将出现比较显著的同比和环比复苏。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5%是明年GDP增长的一个底线,如果明年GDP增长达不到5%,未来的经济增长会比较麻烦。

关键词二:财政/货币政策

展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预判】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一是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调入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持续推动财力下沉;二是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运作资本金范围,今明两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三是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四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协调等重点领域投入等。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2023年的货币政策,总量要够,结构要准。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结构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

关键词三:消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会议还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预判】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杨德龙:明年的消费增长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集中释放的阶段,主要体现在明年上半年。这几年很多人没有旅游,没有外出,没有聚餐,明年上半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可能会集中释放,带来消费股业绩的稳步回升。明年下半年随着人们收入的提升,消费也有望迎来恢复性上涨的机会。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明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将转向消费,旅游和娱乐等最受疫情限制的消费领域拥有最大的回升空间。

关键词四:外贸

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贸易强国的目标,针对当前我国稳外贸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预判】
国海证券首席分析师胡国鹏:考虑到四季度外需回落明显,叠加出口同我国制造业紧密相连,稳外贸同样意味着稳制造业;同时在近期国内疫情防控举措出现明显优化的背景下,12月以来山东、浙江等经济大省相继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2023年政策出手稳外贸的特点将更加明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展望2023年,在全球经济增长势头趋弱背景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严峻。根据相关部署,明年稳外贸应当加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包括继续鼓励民间首创精神,为外贸新业态发展壮大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等。同时,考虑到2022年RCEP落地对我国外贸增长的提振效应明显,明年我国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也包括签署一定数量的双边经贸合作协议等,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并主动对照相关规则、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关键词五:基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预判】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2022年,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的最重要抓手。1~11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8.9%,不断刷新年内新高,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关键支柱。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9.0%左右。
展望2023年,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回落至6.0%左右。
从政策导向看,2023年的政策重点将转向恢复和扩大消费,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的稳增长作用有所淡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相比于2021年会议关于“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部署,政策力度稍有减弱。
从资金来源看,对基建的增量支持预计将有限:公共支出方面,2023年财政政策将会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但预计公共财政支出继续面临刚性支出的挤压,投向基建的增量资金有限;专项债方面,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率已经突破100%警戒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预计不会大规模新增;贷款方面,商业类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考核预计将会限制其对基建配套融资的意愿。目前来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是为数不多的可靠资金来源,但在上年大规模投放之后,继续高增空间有限。

关键词六:制造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预判】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2023年是后疫情时期经济的第一年,从宏观角度来说,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对经济活动是一个极大的正面因素,明年经济肯定会往上走。同时,微观层面上,还是会比较困难,原因在于经过三年疫情,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银行,资产负债表都比较紧张。明年我国仍将面临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转变增长模式的双重压力,因此可以将政策抓手放到稳投资的增长,让投资流向新增长动能方向,也即将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结合起来。
具体来看,第一是改造传统制造业,投资支持高端制造业、新制造产业的形成;第二是继续集中补短板,包括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所需的交通设施、通信设施等基础设施;第三是适度超前布局新基建,包括有助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持等。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2022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1月累计同比增长9.3%,在投资三大支柱中增长最快,但四季度增速略有放缓,预计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约为9.0%。展望2023年,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将会回落至5%左右。
一方面,2023年将面临出口增速回落、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减税降费力度减弱、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偏低,以及企业信心有待修复等状况,这些无疑将会抑制制造业投资增速。
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仍有结构性支撑。一是技改投资和新动能行业仍然具备投资潜力;二是疫情消退后可选消费和线下服务业恢复将会释放相关制造行业的投资需求;三是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要求“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2023年政策支持力度仍然可期。

关键词七:房地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预判】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受楼市持续低迷、头部房企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等影响,2022年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估计全年降幅将在10%左右。11月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等政策出台,主要针对楼市供给端发力,而当前抑制房地产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商品房销售低迷。我们判断,后期政策面在引导房贷利率下行方面将进一步发力。这是扭转楼市预期、带动楼市尽快企稳回暖的关键。
预计在各项政策调整到位支持下,2023年年中前后,商品房销量有望转入趋势性回升过程,但房地产投资回升还将经历更长一段时间。由此,预计2023年房地产投资将延续负增,但降幅将较上年有所收窄,预计在6%左右。其中,下半年在低基数和销售回暖提振投资动能增强带动下,房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由负转正。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房地产内容放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框架下论述,充分说明房地产防范风险上升到新的高度,也说明防范风险工作成为房地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八:股市

2022年,A股市场呈现震荡回调格局,整体表现偏弱。
【预判】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落地,一系列超预期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总体回升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面因素将显著改善,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将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中国股票市场将迎来春天。从中国资产来看,中国经济在走出疫情阴霾及配套政策支持下的确定性复苏将为中国的股票资产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权益资产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受益于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企业盈利改善,配置价值将得到提升。对于A股,2023年市场表现总体将由盈利驱动,短期继续夯实底部,中长期有望震荡上行,盈利修复是驱动A股行情上行的核心因素。
行业上,重点聚焦科技、高端制造兼顾消费低估值等板块。具体而言,信创、半导体、军工、新能源、必选消费、医药和房地产等行业值得重点关注。风格上看好中小盘成长股。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港股资产,其估值仍在历史底部,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及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未来的上涨空间较大。

来源:大河财立方